领健e看牙• 发表于:2024年5月31日-更新于:2024年5月31日



一、 简介
分析诊所正畸病历,涵盖在诊患者总量与病种分布,明晰资源需求。结合接诊量、成功率等对正畸医生工作进行综合评估,细至每位医生患者明细,全视角反映工作状态。正畸初诊方案结合医生与患者时效性,不仅评核医生效率,亦考量患者体验,双管齐下优化流程,确保服务高效且人性化。
二、统计指标-运营指标
1. 正畸初诊病历创建数
【指标说明】治疗诊所创建的初诊病历数
【统计逻辑】统计治疗诊所在门店筛选范围和病历创建时间在时间筛选范围内创建的初诊病历数,根据患者病历号进行去重合计
【分析维度】
【数据校验】e看牙暂无直接核对路径
2.正畸初诊方案确认数
【指标说明】
【统计逻辑】统计治疗诊所在门店筛选范围内,生产开始时间在时间筛选范围内,且订单生产类型为首次生产的正畸进程数,根据正畸进程进行去重合计。
【分析维度】
【数据校验】e看牙暂无核对直接路径
3.正畸复诊病历创建数
【指标说明】治疗诊所所创建的复诊病历数
【统计逻辑】统计治疗诊所在门店筛选范围内和病历创建时间在时间筛选范围内创建的复诊病历创建数,根据患者病历号进行去重合计
【分析维度】
【数据校验】e看牙暂无直接核对路径
三、统计指标-医疗指标
1. 患者重启率
【指标说明】所有患者中,正畸步骤进行步骤为重启的患者比例
【统计逻辑】统计方案开始时间不为空且正畸进程步骤为"重启"的患者数/初戴时间不为空的患者数
【分析维度】
【数据校验】e看牙暂无直接核对路径
2.佩戴时间超3年未关闭患者数
【指标说明】佩戴至今未关闭且超3年患者数
【统计逻辑】统计佩戴矫治器至今未关闭,且佩戴时长超三年的患者数
【分析维度】
【数据校验】
e看牙核对路径:正畸-矫正进程-初戴,重启,结束矫正评估,见图1
3.佩戴时间超4年未关闭患者数
【指标说明】佩戴至今未关闭且超3年患者数
【统计逻辑】统计佩戴矫治器至今未关闭,且佩戴时长超四年的患者数
【分析维度】
【数据校验】e看牙暂无直接核对路径
四、统计指标-在诊患者
1.正畸在诊患者数
【指标说明】矫治器保持佩戴的患者数
【统计逻辑】统计正畸进程步骤为"初戴","重启","结束评估"的患者数
【分析维度】
【数据校验】
e看牙核对路径:正畸-矫正进程-初戴,重启,结束矫正评估-总条数,见图1;
注意:看板统计的为全量数据,而e看牙时间选择默认为最近一年,所以筛选时注意时间筛选器范围选择,见图2;
图1:

图2:

2. 正畸初戴患者数
【指标说明】矫治器初戴的患者数
【统计逻辑】统计正畸进程步骤为"初戴"的患者数
【分析维度】
【数据校验】
e看牙核对路径:正畸-矫正进程-初戴-总条数,见图1;
注意:看板统计的为全量数据,而e看牙时间选择默认为最近一年,所以筛选时注意时间筛选器范围选择,见图2;
图1:

图2:

3. 正畸重启患者总数
【指标说明】矫治器重启的患者数
【统计逻辑】统计正畸进程步骤为"重启"的患者数
【分析维度】
【数据校验】
e看牙核对路径:正畸-矫正进程-重启-总条数,见图1;
注意:看板统计的为全量数据,而e看牙时间选择默认为最近一年,所以筛选时注意时间筛选器范围选择,见图2;
图1:

图2:

4. 正畸结束矫正评估患者总数
【指标说明】矫治器结束矫正评估的患者数
【统计逻辑】统计正畸进程步骤为"结束评估"的患者数
【分析维度】
【数据校验】
e看牙核对路径:正畸-矫正进程-结束矫正评估-总条数,见图1;
注意:看板统计的为全量数据,而e看牙时间选择默认为最近一年,所以筛选时注意时间筛选器范围选择,见图2;
图1:

图2:

五、统计指标-图表
1.正畸责任医生平均治疗时长
【图表说明】正畸责任医生负责的矫治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长排名
【统计逻辑】正畸责任医生负责的患者治疗时长总和/正畸责任医生负责的患者数;
患者治疗时长:若患者进程步骤为"结束",则治疗时长=结束矫治评审时间-矫治器的初戴时间;若患者进程步骤不为"结束"且有矫治器的初戴时间,则治疗时长=现在的时间(now)-矫治器的初戴时间
【举例说明】患者A已完成矫治,其矫治器初戴时间为2022-09-01,结束矫治评审时间为2023-06-01;患者B的矫治器初戴时间为2023-10-01,至今2024-05-15仍未结束佩戴,所以患者治疗时长=(2023-06-01 - 2022-09-01 + 2024-05-15 - 2023-10-01)=273+227=500天
【数据验证】e看牙无直接核对路径
2.正畸责任医生平均复诊时间排名
【图表说明】正畸责任医生负责的矫治患者的平均复诊时间间隔排名
【统计逻辑】正畸责任医生负责的不是初诊的患者的就诊时间间隔总和/正畸责任医生负责的不是初诊且有矫治器初戴时间的患者数
【举例说明】患者A的首次预约开始时间为2022-10-01,第二次预约开始时间为2023-05-01,第三次预约开始时间为2024-01-01,那么患者A的就诊时间间隔=(2023-05-01 - 2022-10-01 + 2024-01-01 - 2023-05-01)=212+245=457(天)
【数据验证】e看牙无直接核对路径
3.正畸初诊方案-医生时效分析
【图表说明】正畸责任医生名下初诊病历的提交方案耗时超过7天的患者人数和品牌方案设计耗时超过14天的患者数量
【统计逻辑】提交方案耗时:从初诊病例保存时间到提交厂家时间
品牌方案设计耗时:从提交厂家时间到提交生产时间
【分析维度】
【数据校验】e看牙暂无直接核对路径
4.正畸初诊方案-患者时效分析
【图表说明】从患者粒度看患者所对应的的正畸责任医生,提交方案耗时,品牌方案设计耗时及其方案总耗时
【统计逻辑】提交方案耗时:从初诊病例保存时间到提交厂家时间
品牌方案设计耗时:从提交厂家时间到提交生产时间
方案总耗时:从初诊病历保存时间到提交生产时间(提交方案耗时+品牌方案设计耗时)
【分析维度】
【数据校验】e看牙暂无直接核对路径
六、统计维度
1.正畸责任医生
【维度说明】正畸病历上的正畸责任医生
【e看牙对应位置】见图1。
图1
